

东门氏
东门襄仲
河南、黑龙江
东门京、东门云、东门襄仲
济阳郡;济阳堂、开封堂
待补
得姓始祖:
东门襄仲(公子遂、姬遂)。复姓“东门”源头在春秋时期的鲁国。春秋时鲁庄公的庶子公子遂,字襄仲,原为姬姓,因居于东门,号东门襄仲,其后代子孙因以祖上所居及祖号“东门”为氏,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,历史上,“东门”姓曾在济阳(今属山东省)形成望族。故东门氏的得姓始祖就是公子遂。
展开
待补
展开
迁徙分布
东门氏复姓或是一个古老的汉族姓氏,但人口总数在中国大陆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,望族出济阳郡。东门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。东门氏出自姬姓,以居住地命姓。春秋时,鲁庄公有个儿子叫公子遂,字襄仲,在鲁国任大夫。他家在鲁国都城曲阜的东门旁边,人称东门襄仲。当时鲁文公有个宠姬叫敬嬴,同襄仲的关系很好,襄仲就劝鲁文公立敬嬴所生的儿子倭为太子,但受到大夫叔仲的反对。襄仲后来 出使齐国,他私下要求齐侯支持倭继承鲁国君位。齐侯正想拉拢鲁国,便答应了。鲁文公死后,襄仲在齐国的支持下杀死了文公正夫人所生的公子恶何公子视,立倭为鲁宣公,由襄仲执掌国政。当时鲁国有季孙氏、孟孙氏、叔孙氏三个家族,称为“三桓”。三桓一直在扩张自己的势力,威胁到鲁君的地位。襄仲竭力维护鲁君,多次企图铲除三桓,却没有成功,因此同三桓成了死对头。襄仲死后,他的儿子公孙归父继任大夫。公元前591年,鲁宣公去世,季孙氏乘机谴责襄仲过去立宣公是“杀嫡立庶”,驱逐了公孙归父。公孙归父逃往齐国,后来以东门作为姓氏,其后子孙遂以东门命姓,称东门氏。望出济阳郡。
展开
郡望
济阳郡:战国时期为魏国城邑,西汉时期改置为济阳县,治所在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部。济阳县在唐朝初期并入冤句县。开封府:古称大梁、梁、汴,又称汴梁,简称汴,河南省辖市,中国七大古都之一,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。
堂号
济阳堂:以望立堂。
开封堂:以望立堂。
展开
源自鲁国;
姓启东门。
——佚名撰东门姓宗祠通用联
全联典指东门姓的得姓源流。
六言通用联:
欣逢东方欲晓;
喜见门庭生辉。
此联为以鸢肩格镶嵌东门复姓“东门”二字的嵌字联。
十言通用联:
学而有成,受公羊于琅琊;
仕而播惠,官太守于荆州。
全联典指汉代名人东门云。上联典指东门云曾受公羊春秋于琅琊王。下联典指东门云曾任荆州刺史,有惠政。
展开
-
04-102020宗祠通用联四言通用联 源自鲁国; 姓启东门。 ——佚名撰东门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东门姓的得姓源流。
-
04-102020郡望堂号郡望 济阳郡:战国时期为魏国城邑,西汉时期改置为济阳县,治所在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部。济阳县在唐朝初期并入冤句县。晋朝惠帝时将陈留郡的一部份划出来设置济阳郡,治所在济阳,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兰考县
-
04-102020迁徙分布东门氏复姓或是一个古老的汉族姓氏,但人口总数在中国大陆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,望族出济阳郡。东门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。东门氏出自姬姓,以居住地命姓。
-
04-102020得姓始祖东门襄仲(公子遂、姬遂)。
-
04-102020东门氏起源东门姓:源出于姬姓,东门是中国汉族复姓。春秋时,鲁庄公有个儿子叫公子遂,字襄仲,在鲁国任大夫。因为他家住在鲁都曲阜城的东门旁边,所以邻人都称他为东门襄仲,意为住在东门的襄仲。
-
04-102020东门归父东门归父 原名公孙归父,字子家,东门襄仲之子,也是鲁国大夫,欲除去三桓大夫,扩张公室,以鲁宣公死而全家遭三桓驱逐,逃到齐国。遂以父号“东门”为姓,改名东门归父。
-
04-102020东门襄仲东门襄仲 东门氏的得姓始祖。春秋时鲁国大夫,原姓姬,鲁庄公的儿子,名公子遂,字襄仲,其家住曲阜城东门边,号东门襄仲。曾出使齐国求得支持,立鲁宣公为帝。
-
04-102020东门云东门云 汉代经学家,学公羊春秋经,官至荆州刺史、文东平太傅,有惠政。曾将《公羊春秋》授给琅琊王,徒众尤盛。
-
04-102020东门京东门京 西汉时人,经学家。善相马,与东汉时的将军马援分别向皇帝进献过“名马式一铜马法”用以铸造铜马。这一铜马模型相当于近代马匹外形学的良马标准型。汉武帝诏令立铜马于鲁班门外,改鲁班门名为金马门。